cq9电子-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启动青训质量提升行动 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北京,7月15日电——今日上午,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签约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里程碑式的活动标志着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迈入新的阶段,为未来足球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地方足协代表、知名教练员、职业俱乐部负责人及青少年足球训练机构代表等近两百人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与全国二十余家优秀青训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社会足球青少年训练质量提升计划的落地实施,该行动旨在通过系统性支持、资源整合与标准建设,全面提升社会足球青训机构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质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科学、更专业的足球训练环境。
中国足球的根基在于青训,而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正是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足球改革逐步深入,社会层面足球训练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但训练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标准不统一、专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牵头设计了“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扶持与协作,打通优质资源下沉通道,cq9电子建立可复制的青训质量提升模式。
上午九时三十分,签约仪式正式开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战军在致辞中表示:“青训是足球发展的基石,我们不仅要扩大足球人口,更要提升训练质量,此次行动不是简单的资金支持,而是一套组合拳——包括教练培训、课程共建、竞赛体系优化及国际交流等多维度深度合作。”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该计划聚焦“质量”与“可持续”,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合作机构将接受包括训练大纲执行、教练员持续教育、运动员技能与综合素质评估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基金会将联合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协会技术委员会等单位,为机构提供定制化辅导并组织年度考核。
来自深圳的一家青训机构负责人李俊在签约后感慨:“这对我们来说是及时雨,过去很多时候单打独斗,缺乏系统指导,现在有了国家队层面输送来的理念、数据与培训资源,我们可以更专注地做好专业化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动特别强调了“社会足球”的广泛性与包容性,合作对象不仅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知名机构,也覆盖中西部、东北及乡村地区的基层训练点,基金会计划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共享技术课程,并组织优秀教练员赴资源薄弱地区开展实地指导,努力打破地域间的发展不平衡。
青少年球员的心理健康与文化教育也被纳入本次质量提升行动的核心范畴,基金会将与教育机构合作,协助青训机构建立球员成长档案,强化文体并重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要培养的是会踢球的科学家、教师、工程师,而不只是踢球的人。”中国足球协会执委、青训专家徐弘在专题发言中指出。
此次签约活动还设置了青训发展论坛,来自西班牙、德国等足球强国的青训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本国社会青训体系运营经验,包括社区俱乐部与职业体系的衔接、青少年赛事设计及长期球员发展跟踪等话题,为中国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会议现场,多位代表提到2022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推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青少年足球培养”,本次行动正是对该政策的具体落实,显示出管理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提升青训质量的坚定决心。
活动尾声,基金会发布了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今年九月起将启动首期“全国社会青训机构教练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并于第四季度组织首次区域性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为合作机构提供实践交流平台,基金会将设立专项监测小组,定期评估各机构训练质量并公开评估结果,建立良性退出机制,确保资源真正用于提升青训水平。
夕阳西下,签约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会场外,几名专程赶来观摩的北京少年队小球员兴奋地讨论着未来——“以后训练方法肯定更先进了”“说不定我们也有机会接受外教指导呢”,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或许正是中国足球未来希望的缩影。
正如一位与会者所说:“足球是一项需要耐心的事业,今天的签约不是终点,而是真正深耕青训的开始。”中国足球的崛起之路依然漫长,但通过这样扎实的系统工程,一步步夯实基础、提升质量,未来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